搜索 海报新闻 媒体矩阵

大众网
全媒体
矩   阵

扫描有惊喜!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 大众海蓝

  • 大众网论坛

  •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页 >科技要闻

山东“十四五”科技创新绘就新蓝图②加快创新人才高地隆起 这些机制将激发活力

2022

/ 01/10
来源:

作者:

鲁小创

手机查看

  大众网·科技山东讯 人才是第一资源。近日,《山东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外公布。《规划》提出,将继续深入实施人才兴鲁战略,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用好现有人才,培养紧缺人才,引进急需人才,优化科技人才结构,健全创新激励和保障机制,充分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为加快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十四五”期间,山东省除了采取措施建设一流科技人才队伍外,还将完善机制,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活力。

  首先是完善科技人才评价机制。树立正确的科技人才评价导向,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实行科技人员分类评价,突出标志性成果评价。建立基础研究领域科研人员同行学术评价制度,侧重研究成果质量及社会影响力的评价。对从事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领域的科研人员,侧重评价承担企业科研任务、创办领办科技型企业、成果转化等绩效情况。强化用人单位人才评价主体地位,建立社会化、市场化的科技人才评价机制。完善科技人才职称评价体系,发挥用人主体在职称评审中的主导作用,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事业单位、大型企业和其他人才智力密集型单位自主开展评价聘用工作。落实职称评审“直通车”政策。

  其次,健全科技人才激励机制。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益分配政策。按照国家部署,推进科研院所薪酬制度改革,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健全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和鼓励创新创造的内部分配激励机制,重点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实行应急性人才组织机制,采取应急状态下的“一事一议”和特事特办。选好用好领军人才和拔尖人才,赋予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鼓励各市对重点领域急需紧缺高层次科技人才试行个人贡献奖补政策。

  此外,还将创新人才流动和服务机制。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破除人才流动障碍,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专业技术人员通过企业挂职、兼职、离岗或者在职创办企业等方式创新创业。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构筑集聚国内外优秀人才的科研创新高地。给予高校、科研院所短期流动编制,以后补助方式给予引才用才补贴,吸引海内外优秀人才来鲁创新创业。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在海外建立办学机构、科研机构,鼓励企业建立海外离岸研发中心和孵化基地。外籍人才持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作为身份证明在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省级以上高新区创办科技型企业,与中国公民创办科技型企业享受同等待遇。探索建立外国留学生创新奖励制度和创业国民待遇制度。探索人才服务新模式,搭建人力资本产业等新型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专业化人才服务机构发展,创新人才发现、评估等技术手段,营造人力资源与科技创新、实体经济、现代金融协同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鲁小创)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颖辉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