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众网
|
海报新闻
大众网官方微信
大众网官方微博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大众海蓝
大众网论坛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1
大众网
卜建华
手机查看
大众网·海报新闻 报道
一、佛系文化的生成机制
“佛系青年”是当前社会转型期青年社会心态的具象表征,背后蕴含着青年群体的价值观念与实际诉求。本节拟从集体表征与个体认同的社会心态形成机制入手,探析“佛系文化”的形成机制。
1. 集体表征:“佛系青年”背后青年社会心态形成的心理模板
一切社会知识活动都离不开一定的社会情境,是社会情境决定了个体意识以及与个体意识相关的一切知识活动,而不是其他因素。[①]“佛系青年”现象是当前社会转型期的阶段性产物,是特定社会发展状况下的青年社会心态的集中体现,尽管是一种社会偶然现象,但这种特定时期大多数人所具有的社会心态并不是自发性形成或者随意蔓延产生的,而是“以某种心理模板作为建构框架,使某一群体中原本相似也可能相异的甚至大相径庭的个体的心理状态最终发生趋同”,[②] 这种心理模板就是涂尔干提出的集体表象。社会是理解各种范畴的基础,这种集体表征不是经验的,也不是先验的,它具有社会性并因此具有强制性或权威性。[③]
“佛系青年”现象及背后的青年社会心态的形成也是以这种集体表征为心理模板的。首先,中华民族传统儒家文化注重的君子风范、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模式、佛教文化的广泛传播、封建社会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经过千百年的沉淀融合,所造就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民族集体心态已成为一种民族性的内在心理特征,深深地印进了每个中国人的血脉里,成为最稳定的集体记忆或者集体无意识,并对社会群体的心态产生根深蒂固的影响。这种民族性的集体无意识像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灵魂,而当前青年的社会心态像是民族文化的外壳,虽不断变动,但持续稳定地受到民族文化内核层的深刻影响。其次,新媒体时代西方社会思潮和青年亚文化的交融发展与传播。新媒体技术的便捷性、快捷性、时效性成为当前现代网络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网络技术的开放性、网络话语权的平民性、网络空间管理的薄弱性,也使得网络虚拟空间成为许多亚文化交锋、交流与交汇的基地,诞生了如“丧文化”这样的青年亚文化,一定程度上冲击了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并在一定程度上侵蚀着青年的思想意识,使其在现实生活中极易产生自暴自弃、一切随缘的“佛系”思想。最后,是当前社会急剧转型引导出来的物质焦虑感与价值观迷失问题。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背后是中国日益严峻的社会问题,中国正在经历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这种过渡期伴随着社会不公、阶层固化、社会腐败等一系列问题。社会阶层上升渠道狭窄,阶层间流动性减弱,固化性增强,“有付出就有收获”为导向的传统社会价值观受到冲击,由此引发青年群体的焦虑感与挫折感。“拼爹”等流行语的出现就反映出青年群体对社会不公、官员腐败等现象的不满。北京市高考状元熊轩昂在访谈中提到,之所以能够成为高考状元是因为享有了更多的教育资源和机会,背后也反映出当前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的社会现实问题,青年群体与他们的父母一辈相比较,想要实现阶层的跨越变得越来越艰难,使得很大一部分青年群体无力感、无助感和挫折感显著增强,青年群体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难以确定发展目标或是对自身进行合理的定位,从而滑入心理失衡、逃避现实的思想境界,于是用一种“佛系”态度对待生活。[④]
随着90后一代先后步入社会,面对激烈的竞争与快节奏的生活,以及“工资少”“加班多”“买房难”等现实生活压力,一道道难以逾越的鸿沟让他们逐渐达成了“有也行,没有也行”“得过且过”这种无助的社会共识。而“佛系青年”现象背后的社会心态,就是在这种民族性的集体无意识、 互联网社会背景下主流价值理念缺失以及转型社会下阶层固化、社会不公平现象下形成的集体表征或者是社会共识,经由青年个体认同形成的心理群体逐渐发酵、膨化形成的。“佛系青年”作为一个特定社会群体的形成与发展,与社会变革、社会变迁和社会转型息息相关。
2. 个体认同:“佛系青年”现象心理集群的产生
由历史性的集体无意识、民族性与现实共识性的互联网背景下主流价值理念缺失以及转型社会中的不公平等现实问题构成的集体表征,在当前社会为青年佛系社会心态的形成提供了心理模板,但是这种模板要演化为部分青年群体认同的社会心态,还需要获得个体在心理上的认同,即通过心理群体的形成,将社会生活中的独立个体凝聚起来,形成特定社会群体的共识。而“个体最初是如何凝聚为群体的,更多的个体是如何在心理上归属和加入这个群体的”,[⑤]这两大问题是“佛系青年”背后社会心态形成的社会认同层面所要研究的重点。[⑥]
“自觉的个性消失和感情与思想朝某个既定的方向发展,这是群体正在形成的最初特征,它并不总是要求许多个体同时出现在某个地点”,“成千上万孤立的个人也会获得一个心理群体的特征”。[⑦]当前社会中弥散的青年个体或是无组织地聚集在一起的青年群体,正是借助新媒体的聚焦与放大功能,通过对相互间一致性的认同,即对这种集体表征心理模板的认同,才有了在精神层面凝聚成“心理群体”的可能,他们有时并不需要同时出现在某一地点,或者在现实中形成集群,心理层面集群的产生就会使他们采取一致的行动。而当今互联网络的广泛应用,为这种不需要同时出现在一个具体地点的精神层面群体集聚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佛系青年”群体正是在网络提供的开放性交际平台上,通过言语、符号等形式的互动,获取更多精神层面的交流,对当前社会中存在的某些问题形成了社会共识,并对这一集体表征形成认同,最后在网络平台上形成了目前这种精神层面的“佛系”心理群体。
个体认同在解释更多个体是如何加入“佛系”这一心理群体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泰菲尔认为,社会分类或社会范畴化与社会比较是社会认同产生的两个基本过程,而这两个过程在号召更多个体对“佛系”社会心态产生认同,并加入“佛系”心理群体这一步骤中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青年群体所共有的年龄特征,初步入社会所面临的焦虑无力等共同的感受,“买车”“买房”等现实性问题,以及共同面临的转型社会中存在的不公平问题,使他们很容易将自己与上述提到的已形成社会共识的心理群体划分为同一范畴,这也是“佛系青年”这一概念一经出现在网络上,便迅速获得青年群体的认同与追捧的原因。而当个体将自己置身于“佛系”这一心理群体时,便会主动划分我群与他群,并主动缩小与群内成员的差异,扩大与群外成员的差异,因此“佛系青年”群体中的“不悲不喜、一切随缘、可有可无”的态度便被群体内的成员不断强化。新加入“佛系”这一心理群体的成员,会将自身观点与群体内成员相比较,从而改变或者加强原有观点强度。部分青年最初可能并不存在或者只存在微弱的一些对待生活不多加争取的“佛系”生活态度,然而通过与群体内成员的社会比较,“佛系青年”这种现象出现了更为极端的态势发展,形成了所谓的“无力改变生活,不如任其随意发展”的社会共识,至此,“佛系青年”现象背后的青年社会心态已经大致成型。
“佛系青年”现象背后的青年社会心态就是在这样的集体表征与个体认同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当然,其中也不能忽视情绪感染等个体心理层面的机制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但本文着重从更为中观与宏观的层面入手,来探索“佛系青年”背后青年社会心态的形成机制。个体对千百年来历史积淀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民族性集体无意识,与当前互联网社会背景下主流价值理念缺失以及转型社会下阶层固化、社会不公平现象等形成的集体表征产生认同,再通过青年群体的一致性特征等主观原因与互联网技术提供精神集聚平台这样的客观存在,形成了“佛系青年”社会心态的“心理群体”,这个过程中也包含着个体观念暗示、行为模仿、情绪感染等去个性化的过程,更多的个体通过社会范畴化的方式加入“佛系”的心理群体,并且通过社会比较的方式推动“佛系青年”群体中的社会共识不断走向更为颓丧与妥协的发展态势。至此,焦虑、颓丧、妥协的“佛系”青年社会心态最终形成。
二、“佛系文化”的消解措施
“佛系青年”现象成为当前社会热点问题,佛系青年是只关注于自己的兴趣爱好、不争不抢、不问输赢的一种生活方式的标签,它是当今社会转型期的一种青年亚文化的表现形式,反映出社会转型期间部分青年群体理想迷茫的一种社会心理现象,是新媒体时代青年社会心态的表征。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从青年群体的从众心理、价值观和期望以及态度的改变等视角分析当前“佛系青年”产生与发展的社会原因。面对以上问题应该采取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青年群体中“佛系青年”现象,主流文化用一种新的眼光去看待“佛系青年”当代青年亚文化,通过加大对于青年群体社会支持力度,引导青年群体拥有良好的社会心态等措施进行应对。
1. 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青年群体中“佛系青年”现象。
青年群体在面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下所产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改变。青年时期是出于人生的迷茫期和不稳定期,脱离父母庇护和安排下的儿童期以及青少年期,没有到达成长发展成熟的中年期,青年期的迷茫性需要青年群体自己突破。网络信息社会带来的信息更新速度快,信息量大的背面还有竞争压力大的存在,社会追求的是优先权,只有在信息时代处于信息的前端,才能寻求更高速的发展。因此,社会压力的增大必然会导致人的心理出现失落期和敏感期,人们不断追求和创造新的东西来缓解现实生活带来的压力。因此,我们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一种文化兴起背后的原因,“佛系青年”固然表现出一种消极的倾向,青年群体面对困难和压力时,应该迎难而上,而不是任其发展,不争不抢不问输赢固然会使自己的生活没有挫折,但是这种平静的生活却不是社会发展所想看到的,社会的发展还是要求青年群体在竞争的压力下,不断突破,不断创新,在社会中展现出极大的活力和冲劲。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佛系青年”积极的一面,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在追求物质满足的同时还追求精神的需要,社会现实中的压力会让人想要逃避,于是,人们会追求精神上的宁静,人们不愿意在一些事情上浪费自己的精力去争夺,生活上的艰难就需要精神上的满足。“佛系青年”表现出的只对自己负责的人生态度,未尝不是一种适度将精力放在主要事情上,其他的事情“随意”就可,不要争太多,人贵在知足的生活态度会让青年群体在繁忙的现实生活中,留有精力去享受生活。因此,我们看待一件事物要用辩证的眼光去分析,尽管“佛系青年”的出现打乱了主流文化对于青年的定义和希望,但是这何尝不是青年群体自我调整的一种方法。因此,我们要用理性的眼光看待这一现象的出现。
2. 主流文化用一种新的眼光去看待“佛系青年”当代青年亚文化。
主流文化作为所有文化的基础,应该在引导多种非主流文化发展的同时,也要参照这些非主流文化的发展轨迹。青年亚文化作为主流文化的附庸,两者之间本来就存在的关系,青年亚文化在主流文化的沃土中发展出来,其发展也会带动整个社会文化体系的发展变化。[⑧]一种青年亚文化的产生代表着一个时代的发展,因此,主流文化要改变之前认为青年亚文化的产生会是一种消极的发展,是一种对主流文化的对抗,会是一种错误的文化观念。主流文化要用新的眼光对待青年亚文化的存在,青年亚文化不再是一种被动的表现形式,在网络新媒体的推动下,青年亚文化由逃避式反抗变为一种主动参与,[⑨]青年人开始用自己的方式进行社会参与,不断借助网络组成一个团体,主动参与到社会文化活动中来。“佛系青年”是青年群体在网络中宣扬的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亚文化,青年群体运用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生活的压力以及社会现状,人们用这种方式寻求认同和缓解压力,表现出新的创造力。因此,主流文化应该对青年亚文化不断地进行引导和重视,看到青年亚文化表现出的积极的一面,将青年亚文化中积极的一面加以吸收和融合,从而促进主流文化更好地发展。
3. 国家加大对于青年群体社会支持力度,引导青年群体拥有良好的社会心态。
社会转型期的中国,隐藏着各种社会矛盾,市场经济发展不平衡下的贫富差距过大,资源分配不均匀可能导致阶层固化以及各种社会道德问题,青年群体面临着社会发展带来的“副作用”,买房买车的重担成为青年群体压力的来源。“佛系青年”更是青年群体宣泄苦闷,表达不满的一种方式。因此,国家要不断重视青年群体的发展诉求,提供政策的引导和支持,加大社会支持力度。比如开展心理学讲座,将出现心理问题及时寻找专业的心理帮助的方法不断宣传和宣讲,告诉青年群体正确缓解压力的方式;健全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给毕业的大学生不断提供就业指导的服务,以及扩大服务范围,服务对象不仅是刚毕业的大学生,还有社会中正在寻找工作或者失业的人们,提供完善的就业岗位信息,不断进行就业信息的更新,以便更好地帮助人们面对工作等经济问题;完善住房服务体系,给予青年群体优惠的租房制度等等,需要政府给予支持。在思想上也要引导青年群体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以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来面对社会中的难题,用主流文化倡导的价值观以青年群体能接受的形式进行宣扬,利用网络等新兴的传播平台进行宣传,推动青年群体获得健康的精神引导,更好地发展和成长。
4.强化青年群体的理想信念教育,引导青年制定切实可行的人生目标
加强青年的信念教育,让其树立起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信念。人倘若没有理想和目标是很容易让人失去方向和动力,产生得过且过的心态,今天会导致道德理念的“矮化”和精神世界的“沙化”,终日过着无意义的生活。而要使青年人放弃这种无所谓的人生态度,让青年人在面对生活中的机遇和挑战时可以用饱满的热情和活力面对,就要引导青年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制定切实的学习与生活目标,同时要注重两者的结合。理想信念是实践主体观念体系的最高层面,具有极高的抽象性和长远性,因而与现实差距颇大。在这种情况下,青年人很容易对生活产生困惑和迷茫,这种迷茫也会在一定的程度削弱理想信念的激励效应。面对这种情况,对青年群体的理想信念教育要更加深入到个体层面中,将理想信念与生活中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进而转化为具体的现实的目标体系,让青年明确当下应该做什么、怎么做,从而为他们的现实实践提供具体指引及价值衡量标准[11]。要提倡青年群体的艰苦奋斗理念。艰苦奋斗是成就伟业不可或缺的条件。一个人若是没有艰苦奋斗精神理念做支撑,是无法成就事业的。一个社会若是没有艰苦奋斗精神理念做支撑,是难以向前进步的。我党通过 28 年的艰苦卓绝奋斗,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而在当今物质财富足的社会,艰苦奋斗精神理念依旧具有巨大的价值。新时代的青年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高尚之理想,圣神之使命,远大之事业,艰巨之责任”(李大钊语),没有艰苦奋斗精神是不行的。总之,学校和社会要不断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青年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树立正确的“三观”,志存高远,坚定信念,弘扬艰苦奋斗精神理念,在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和幸福生活。
作者简介:
卜建华,滨州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①] 张秀琴.表征、情境与视角-古典知识社会学视野中的知识、社会与意识形态[J].辽宁大学学报, 2004 (3) .
[②] 周晓虹.转型时代的社会心态与中国体验-兼与《社会心态:转型社会的社会心理研究》一文商榷[J].社会学研究, 2014 (4) .
[③] 张秀琴.表征、情境与视角-古典知识社会学视野中的知识、社会与意识形态[J].辽宁大学学报, 2004 (3) .
[④] 卜建华, 孟丽雯, 唐新建.“佛系青年”群像的社会心态诊断与支持[J].中国青年研究, 2018(11) ..
[⑤] 周晓虹.转型时代的社会心态与中国体验-兼与《社会心态:转型社会的社会心理研究》一文商榷[J].社会学研究, 2014 (4) .
[⑥] 卜建华, 孟丽雯, 唐新建.“佛系青年”群像的社会心态诊断与支持[J].中国青年研究, 2018(11) .
[⑦] [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冯克利, 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4.
[⑧] 陈俊珂, 马娇杨.青年亚文化与主流文化关系的再审视——基于对青年亚文化风格转向的认识[J].青少年学刊, 2016, (6) .
[⑨] 陈俊珂, 马娇杨.青年亚文化与主流文化关系的再审视——基于对青年亚文化风格转向的认识[J].青少年学刊, 2016, (6) .
[11] 查少刚,杜孝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四重逻辑[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11).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魏现芳